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用诗人的情怀引领学生

时间:2019-01-21 00:00:00  来源:  作者:黄山市新世纪学校黄山市新世纪学校

 

                                                                                    高三语文教师     王建莉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按古诗词题材的不同,可以将古诗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送别贬谪诗、爱情闺怨诗、思乡怀人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中国古诗词的作者大多以男性为主,(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而这些男性大多以士大夫文人的身份出现在神州大地的版图上,他们都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但现实中士大夫文人的仕途(从政经历)并不是非常顺利,这些士大夫文人有时就像帝王手中的一枚棋子,帝王在国家这盘棋上,将他们或重用、或遗忘冷落或舍弃。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们爱国的之心无从宣泄,而诗词便成为他们宣泄情感的唯一工具,所以准确把握这些题材的特点,对分析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考语文大纲中就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对考生做出要求:即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所谓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体现最重要的就是士大夫文人的家国情怀,也包括士大夫文人在逆境中体现的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这些情怀或直接或间接地透露着高考语文的政治色彩,这些情怀也是一个合格的准大学生必备的情感价值取向。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编排了辛弃疾的词,其中有一首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其内容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在位于长江南岸的镇江做知府,时年六十六岁。熟悉辛弃疾的读者应该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又是爱国的典范。他的词有深深的爱国的烙印。他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御敌,统一中原而奋斗!但身为爱国词人的辛弃疾,受到朝廷歧视而不被重用。

    在公元1205年,在退隐江西乡间十多年后,辛弃疾被重新启用。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呢?当我们都在怀疑时,这位老人吟诵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声音响彻云霄!我们仿佛听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气;听到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志气;听到了海明威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勇气!

    每当在课堂赏析此处时,我都会问学生:何谓年轻?年龄与理想的实现是否成正比?所以只要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就永远年轻!辛弃疾在六十六时还在筹划北伐,施展其雄才伟略,所以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时间的流逝并没有腐蚀辛弃疾的一颗赤子之心,时间的灰尘并没有湮灭辛弃疾抗金御敌的理想。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所以辛弃疾不是一个老人,他永远年轻!这种家国情怀,这种为国为理想的壮心不已、知其难犹奋力为之的人生价值取向不正是高三学子所需要的吗!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站在长江岸边眺望祖国大好河山的不仅仅有辛弃疾,还有那个渔樵于江诸之上,吟诵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

    在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至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在积淀了千年文化的神州大地上,身为参知政事的王安石发动了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变革,史称王安石变法。仕途得志的苏轼也在践行着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但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内心自然是愤慨不平,从他的诗文中,我们能读出人生无常的悲哀,但旷达超然又是他这一时期作品的主旋律。

    例如苏轼在黄州写了一首《西江月》其内容为: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苏轼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他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淡泊、快适的心境,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苏轼出现在读者眼前。

    我常问学生:人生是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眼前:直线?曲线?抛物线?确实是这样,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苏轼在公元1082年,他的人生陷入了阴影之中,抱负与理想随着长江之水而逝去,痛苦的水流在他心间汹涌澎湃!,怎样面对生活的逆流,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用铿锵有力地回答了我们!他在贬谪中,开始寻找真正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所以说在人生清醒的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贬谪的文人士大夫众多,有的人理想破灭后就选择逃避现实进而隐居山林;有的人处在逆境之中就苦闷进而郁郁而终;但有的人就可以做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探究:什么原因会让同样境遇的文人士大夫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所以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所以苏轼后来不管被贬惠州、儋州 ,他以积极乐观的性情,以一种英雄主义的人格始终影响着当地的百姓。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仍然热爱生活。”苏轼虽处于逆境之中,但高贵的英雄主义贯穿生命始终。可见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苏轼做到了!

    这种英雄主义,这种高贵的人格正是即将走向高考的学子必须要具备的。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学生都是整装待发的战士,但战士们如果没有胸怀天下的豪气,如果没有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主义,如果没有在逆境中清醒地反省自己的勇气,那你只能听到万马嘶鸣,你只能瞥见刀光剑影,你只能是高考的备胎,你只能与完美的人生失之交臂!

    在高三的教学中,在引领学生走正确的高考之路中,扎实准确的高考备考知识点是硬件,但如何让学生在逆境中看清自己、反省自己;如何让学生在充满荆棘的高考道路上仍有热爱高考、热爱生活的情怀;如何让学生明白真正的高贵应是今天的自己应比昨天的自己优秀。这些则是我们高三一线教师每天要践行的。希望在语文教学中,希望有着英雄主义情怀的古人能感染并影响着奋战在高考一线的学子们!